第七十三章 沪金之战(2 / 3)
吗?”
田忠义埋着头,放低声音道:
“姜佐丞,我方才满口酒话,当不得真。眼下沪金城若是丢了,斯钦巴日恐怕不会留我们的性命,而且城中的百姓也会遭殃。你曾在河谷之战中大放异彩,眼下必有办法退敌。”
姜小橙向城外望去,士气高昂的阿卑狼兵,展现出了良好的军事素质,又见随田忠义突袭的士兵伏尸荒野,倒吸一口凉气问道:
“田将军,城中还有多少守军?”
田忠义沉默了良久,才声若细蚊,支支吾吾地说道:
“斯钦巴日在赤河沿岸布下埋伏,随我突袭的六万将士伤亡惨重,只剩万余人逃回城内,加上留守的两万老弱病残,眼下还有三万士兵可供调用。”
姜小橙抬头远望,看见川尚城方向传来的狼烟,愁眉不展,心想勃尔赫泽果然倾巢而出,语气沉重道:
“沪金城固若金汤,原本有八万守军,斯钦巴日绝对不敢贸然强攻,只是故作疑兵,防止沪金城守军分兵偷袭四海城,或者驰援川尚城。”
“可如今我军元气大伤、自顾不暇,斯钦巴日一定会择日攻城,而且朝廷援军应该会优先驰援川尚城,我们得做好长期苦战的准备。”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斯钦巴日断定沪金城不会有援军到来,于是按兵不动,只是将沪金城团团围住,一来让狼兵得以养精蓄锐,二来也可以消磨沪金城守军的士气。
几日之后,斯钦巴日见时机已到,用弩箭将招降悬赏书射入城中,劝城内众人投降,同时命狼兵朝城内高声喊话:
“我阿卑围城数日,也没有援军前来救援,沪金城已被朝廷放弃,你们没有必要跟着主将一起陪葬,谁能杀掉田忠义,打开城门,投效阿卑,便可官拜都统、封邑万户、赏帛万匹!”
田忠义收到招降悬赏书之后,怒不可遏。
姜小橙不慌不忙,亲笔在招降悬赏书反面写上:
“杀死斯钦巴日者,照此赏赐。”
旋即吩咐士兵,将悬赏书反射到阿卑的军帐之中,并吩咐士兵站在城头向外高呼:
“沪金城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守军不劳,守城根本无需救兵。”
斯钦巴日不先攻城,反而打起心理战,姜小橙当即明白,斯钦巴日还没有攻城必下的把握,于是接下来几日,姜小橙高挂免战牌,只管据城固守。
双方皆是清楚,斯钦巴日虽然渡过赤河,驻军在沪金城外,但若是一直这样对峙下去,斯钦巴日必定会因为粮草耗尽而主动撤兵。
斯钦巴日好不容易趁田忠义决策失败,诱歼其五万主力,自然不愿意轻易撤军,可是心理战已然失效,斯钦巴日只得凭借兵力优势,制定战术巧攻沪金城。
针对沪金城城墙较高,特别是城北地势险要,无法直接炮击的情况,斯钦巴日在沪金城北搞起了造山工程。
但见阿卑狼兵挑土加高,企图人工筑成一座土山,用以抹平高度差,站在与城墙齐高的土山之上,用火器炮击沪金城,避免仰攻的危险。
此外,斯钦巴日心里还盘算着,等到土山堆得足够高、足够大之时,就从土山上面,居高临下地支出横木,架起一座天桥,直接攻到城墙之上,踏着步、唱着歌,开开心心接收沪金城。
只是斯钦巴日不知道,若是论起土木工程,他正不偏不倚地撞到了姜小橙的枪口之上,可谓是班门弄斧。
沪金城守军在姜小橙的指挥之下,实施了极具针对性的反制措施,你堆土山,我就盖楼。
姜小橙下令加高加固城池中的箭楼,两军士兵没有冲锋陷阵,反倒是展开了建设比赛,你土山高一尺,我塔楼就高一丈。
斯钦巴日命人向姜小橙喊话:
“纵尔缚楼至天,我亦穿城取尔!”
姜小橙不为所动,只是与妹妹各自分工,亲自督导箭楼的改造工程。
土山乃无中生有,工作量自然巨大,而改造箭楼只需利用木料加高,因此工程进度始终压着土山一头,稳稳地处于优势,牢牢地占据制着高权。
居高临下,姜小橙吩咐士兵不停地投石、开炮,干扰阿卑狼兵堆积土山,在这样的双重打击之下,斯钦巴日的造山计划全然失效,造山工程,不得不就此停止。
斯钦巴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沪金城因地势高峻,确实是易守难攻,可水往低处流,高峻的地势意味着城内的取水难度很大。
赤河之水无法饮用,沪金城只能从穿城而过的芒溪中取水,若是芒溪改道而流,便能断绝城中水源。
说干就干,斯钦巴日是个行动派,命令阿卑狼兵放下枪炮,拿起锹镐,在芒溪的上游筑建大坝拦截溪水,又深挖沟渠使芒溪改道,不让一滴水流经沪金城。
不出数日,芒溪改道成功,斯钦巴日端坐于军帐之中,耐心等待沪金城守军不战自溃,可他却忽略了地下水的存在。
沪金城因芒溪绕城流过,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地下水,于是姜小橙指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