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2)
那兵低头称是。
“华宛儿说的话,几分真几分假,你们自己心里应该有个掂量。冤枉无辜,说不定也是她的把戏。”
“殿下说的是,属下这就叫那些人住手!”他慌慌张张地奔到牢房门口,个个交代了,此起彼伏的哀嚎声就这样停下来,他又很快地跑到我面前,指着漆黑的地面上蜿蜒在水渍中的血污,小心翼翼发问,“殿下,要不要属下叫人先将这里打扫干净……”
“不用了。”繁杂的声音低下去,我心头没有那么乱了,只剩下一些火气,“没有本王的命令,别擅自做这些。”
他应了一声,又很快抬头,“殿下放心,属下的人都省得轻重,只伤皮肉,绝无性命之忧。一定不会耽搁殿下送探子进京受审。”
华宛儿的牢房在最后一间,里面铺着干草,地上还有没有收拾的碗筷,正是正午,她被锁链绑在墙角,身体蜷缩成一团,也不知道是在躲什么。
将人叫醒,我就让其他人退下了。
她坐起身,后背抵住墙壁,有意无意地梳着头发。比上次我来见她,气色好了不少。
“晋王殿下屈尊降贵,到牢房里面来看望我这个阶下囚,民女惶恐,可惜民女如今已经身无长物,连把趁手的琴都没有,不方便替殿下助兴。”她五指插进头发里面,喉咙压着气,像是破了的锣,气息一会儿连着,一会儿又断开。
“连这张脸都没什么看处,污了殿下的眼睛。”
华宛儿到如今还留着性命,全赖她交代的那一句,“探子已经前往了京畿之地”。
她就算要死,也不该现在死。
我走上前,“你不必要在本王这里装可怜,本王今日过来,就是突然觉得养着你,送到京城,路途迢迢,其中不知道还要出什么变故。你说到了京城就能够找出来藏起来的探子,本王已经不信。”
她垂着的头抬起来,眼睛里面满是惧色。
“你……”
“突厥人精心布局,为什么要将这些探子的消息都说给你听?”
“我知道他们都是怎么训练这些人的,我一眼便能认出来。且其中十有七八,都是村子里面的小孩,我认得出来。”
她说着,剧烈地喘起来,拖着捆住她手脚的镣铐从地上站起来,撑着墙壁竭力往我身侧走。
“杀了我,你永远也找不到这些探子藏在什么地方。”
我冷冷看她,她拖着脚链又开始往后退,“哐当”“哐当”,铁链撞在墙上,乱响一通。
“我……我……”
她说漏嘴。
她根本不知道这些人的名字,藏在什么地方,说要去京城找人,不过权宜之计。
“突厥人放在城里的奸细没有你所说的那样多,你就是其中最大的一颗棋子,你交代出来的所有,不过是添油加醋,假装突厥人还有许多的布局。”
“你让我手下的错抓了许多无辜。”
“都只为了你一己之私。”
华宛儿不肯承认。
又开始讲起来她所说故事的种种细节,村子里面发生过的事情,那些小孩的特征,突厥人是怎么训练安排他们的,在兵败之前,似乎其中还隐藏了什么阴谋,为以后卷土重来预备。
她说得正起兴,我将她打断:“本王已经没有耐心跟你耗下去了。你害死数万人性命,活着到京城,本王懒得送。”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你骗了本王一次。”
“本王很不开心。”
“本王不喜欢给第二次机会。”
我转身离开,华宛儿在身后大声尖嚎,我都没往心里听,只在最后,我人已经站在牢房外面,她被锁链拖着,仍然冲了上来,口中骂完一些混词,突然笑了起来。
“有一个人,你永远也不知道,他就安插在你身边。”
她讲这些,我半个字都不信,径自往外走,叫人将牢房重新关上。
晚上回了府,不知为何,始终她说的那一句话,绕在我的心头,来回驱散不了。
这不过是她的蛊惑之计。
华宛儿是突厥人养的探子,从小在风月之地长大,察言观色有些本事,她说那些话,只是为了撺掇我疑心其他人。
她知道王越死在孔建木的手里,揣测我也心中有疑,军中还有其他人也当了突厥人的走狗,必然要去听她的解释。
如此种种,道理十分简单。
但……
我从床上起身,望着窗外的月色,觉得杀了华宛儿,这件事就永远不会有着落。
她这计便巧在这里。
这根刺种下来,只有她能拔掉。
不等到第二天早上,夜风正大,我披上外衣,独自去了地牢。
叫守卫给了我钥匙,没有任何人伴同,独自到了她的牢房之中。
她没有睡着,坐靠在墙角,只是半天时间,形容仿佛枯槁了十岁 ,眼睛往外凸着,见我来了,死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