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2 / 2)

加入书签

果然没了,却不见人,不知道啥时候攀窗出了院。

也许出门找吃的了去。

疯子也是知道吃饭的,饿了也知道出门找吃的。

二撂子正准备喊上阿月出门,就看见萍姨跨过那面塌墙翻了进来,脚尖挑开锈迹斑斑的镣铐,避开碎石。

她抱了满怀冬瓜野果,嘴里还啃着根水萝卜,跛着脚,还能一走三扭,咿咿呀呀哼曲子。

二撂子待在戏班,时常耳濡目染,却没听懂她唱的是哪里腔调。

“萍姨,你唱是哪里的曲子呀?”

萍姨白了他一眼,好像对他的孤陋寡闻感到不解“我家的呀。”

“你家在哪呀?”

“我家就在我家呀。”

这时阿月打开房门,背起了包裹,走出来时,她萝卜刚啃到一半,哗啦啦从嘴里掉出来,直勾勾盯着人看了半天。

正当二撂子以为她又要说什么荤话,却听她噗嗤一笑“讨厌,不要这样看着人家,奴家从良啦。”

说罢,抱着她的瓜果,爬上了窗户。

“等等。”阿月喊道。

萍姨翻窗户,要先抬臀坐上去,再将双脚往里挪,虽然矫健,但不方便。

阿月走过去,伸手抓住她的脚,没想到萍姨瞬间发疯了似得,挥手乱打,不肯让碰!

“别碰我!打死你!”

她抵触的厉害,阿月没办法,只能住手。

阿月为她多留了一些干粮,放在窗台前。

二人再度入山,这一回有了经验,认了路,少了几分艰辛。

阿月通过二撂子半生不熟的操作过程,汲取经验,从中摸索出正确方式,成功抓到第一只野鸡。

有了成功经验,接下来越来越得心应手,二人在山里赶了一旬野兔子,满载猎物归城。

赶的正巧,楼枫秀与老杜当日归岸,分别扛着两篓子海物。

行海比山野要苦,可是所获却不尽如人意。

出海行渔前,得给青龙帮先交一笔出海税,或者将捕捞的海货留下一半。

渔民哪能估量每次捕捞成果?只能任由挑选海货。

老杜跟楼枫秀本就分的少,更上品的鲜货几近挑走,剩下的只有两筐常见的鱼虾。

不多不曾空手,不算白去一趟。

二人回到宅中,只见二撂子将将跨过塌墙,两手拖着麻袋,里头网罗着野鸡野鸭野兔子,袋子底下露了个洞。

粉粉那傻狗爬在洞口掏了半天,扒拉出一只兔子,那兔子见空就跑,无奈后腿受了兽夹伤,蹦蹦跳跳半天,跑不出二丈地。

粉粉跟随叽叽喳喳鸡鸭叫唤声中汪汪两声,蹦蹦跳跳一头衔兔头入口,忽然见到有人跨墙走来,立刻松了牙,只见残影如风,一头扑到楼枫秀怀中。

“杜爷!秀爷!你们回来啦!”

“干的不错啊撂子,我想你能抓几只拔毛烤了,饿不死自己就很不容易了。”

楼枫秀扒开狗崽子,放下鱼篓,张口问道“人呢?”

二撂子回道“哦,阿月去书斋了,刚走。”

闻言,楼枫秀二话不说,掉头就走。

“嘿,你干什么去?”

“接阿月。”

“用你麻烦?他又不是不认识路。”

楼枫秀脚底下顿了顿,兴许没想到理由,末了丢下一句“少管闲事。”

老杜懒得拦人,他被海风吹的黢黑,挽起袖口,手背跟胳膊都是俩颜色。

刚上了岸,今一整天水米未进,先把跑出来的兔子揪起来,准备扒皮烤兔肉。

楼枫秀走到书斋门外,想起海上颠沛,身上尚沾鱼腥,没敢进这间昂贵文人地方,于是侯在门外。

“好孩子,你倒颇有灵性,何不如来做老朽门下弟子,我无儿孙,只需你晚年后养老送终,这家店自然交由你来接手。”那老伯对阿月说道。

阿月被人夸奖,楼枫秀却最心生得意,靠着门边抱臂满目春风。

“多谢伯伯,阿月无功,不能答应。”他听阿月道“今日前来还书,是为恩谢您近来指教。”

只听老伯笑呵呵拍了拍他的肩头,继续道“那有何妨?不过是老朽爱才。只是一点,你到我这来,与那些,朋友?断了往来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