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一片石(2 / 3)
esp;所以对于关宁军来说,要么是从朝廷这里要来辽饷,要么就是去投靠能够给他们钱粮的鞑虏。
&esp;&esp;当然了,投靠鞑虏的前提,是给他们做奴才做狗,去抢夺大明的天下。
&esp;&esp;“关宁军不能留,留下他们只会增强鞑虏的力量。与其如此,还不如一鼓作气的解决他们。”
&esp;&esp;崇祯已经认同了王霄的话,不过担心还是有的“可新军,打得过吗?”
&esp;&esp;关宁铁骑号称可以和鞑虏对战,他们也的确是有这样的资本。
&esp;&esp;除了重金打造的庞大家丁队伍之外,关宁军基本上都是辽人为主,与鞑虏互相之间非常了解,知道对方的深浅,在心态上就没有那么畏惧。
&esp;&esp;崇祯担心新军打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
&esp;&esp;至于说关宁军勾结鞑虏一起来打他的事情,老实说崇祯压根就不相信。
&esp;&esp;再怎么说关宁军也是大明的兵马,而且他们与鞑虏有着血海深仇,怎么可能会引鞑子入关。
&esp;&esp;“不用担心。”
&esp;&esp;王霄安抚他说“就算最后新军真的打不过,可还有我在。”
&esp;&esp;这下崇祯是真的放心了。
&esp;&esp;他可是亲眼见过,王霄是如何开无双,直接召唤天雷的。
&esp;&esp;这要是到了战场上来这么一手,关宁铁骑哪怕浑身是铁,也要被电化了。
&esp;&esp;一片石,这里并非是名字那样,是一处荒芜之地。
&esp;&esp;这里实际上是山海关的一部分,正式的名称叫做一片石关。
&esp;&esp;这里背山面海,左边是山右边是海,中间是狭长的平原地带。
&esp;&esp;当然了,说是狭长,实际上面积也不小,摆下几万人马并没有问题。
&esp;&esp;城墙上的守军一脸懵逼。
&esp;&esp;他们回头看了看自己城头上挂着的大明旗号,在转头看看外面那支打着同样旗号,却是做着攻城准备的明军。心中表示p的,这都是哪跟哪啊。
&esp;&esp;明军之间互相pk的事情,在明末这里并不是什么新闻。
&esp;&esp;可到了此时这种级别的,并且还是主动攻击天下雄关山海关的,尤其是下面的明军之中,还高高竖立着皇帝大纛的。那的的确确是绝无仅有。
&esp;&esp;对于关口上绝大部分的明军将士来说,皇帝的威严依旧存在。
&esp;&esp;马背上的王霄,观察了一番关隘的情况,然后出声嘱咐身边的军将“宣传队,上去!”
&esp;&esp;百多个特意挑选出来的大嗓门,手持铁皮喇叭走出军列,在弓弩射程之外举起了铁皮喇叭。
&esp;&esp;对着关隘上的守军大喊“上面的都听着,关宁军勾结鞑虏反叛大明,乃是叛军。陛下有感你们都是被蒙蔽的,只要投降回到陛下这边来,每人都能按家中人口分发二十亩田地,免税三
&esp;&esp;年还把历年积欠的饷银都补发。能取叛将首级者,杀总兵封总兵,杀副将封副将,杀千总封千总”
&esp;&esp;毫无意外的,宣传队的喊话,在守军之中造成了骚动。
&esp;&esp;关宁军驻守辽西多年,与鞑虏厮杀无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族死于鞑虏之手。
&esp;&esp;现在听说大官们勾结鞑虏反叛大明,很自然的接受不了。
&esp;&esp;如果没有外部压制,各级军将带着家丁分发钱粮的话,还好安抚下去。
&esp;&esp;可现在皇帝都亲自来了,当然是会造成巨大的轰动影响。
&esp;&esp;关宁军的确是富的流油,毕竟这么多年的辽饷,那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esp;&esp;可这些钱,绝大部分都落入了各级军将,以及他们的心腹家丁的手中。
&esp;&esp;普通军士们,顶多也就是吃饱饭而已。
&esp;&esp;听到下边的宣传,守军很快就人心浮动起来。
&esp;&esp;关宁军的军将们也不傻,他们很快就做出了反应。
&esp;&esp;首先是带着家丁去镇压那些军心浮动的军士们,随后就是点燃城头上的火炮,把那些宣传队的都给赶走。
&esp;&esp;随后城门打开,一队队的重甲兵和骑兵开始出城准备作战。
&esp;&esp;与此同时,王霄的目光却是落在了西边的山地之中。
&esp;&esp;他伸手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