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章(3 / 4)

加入书签

据说今早清晨时分,檀家那边也被抓了几个人走。

&esp;&esp;檀这个姓氏挺稀有,一听就晓得是北陵侯的本家。

&esp;&esp;他们说,沉命司如此行事,实在有点不顾及北陵侯的情面。

&esp;&esp;或许是因为听见了自己的名字,或许是担心身边的同伴疑惑不解,檀无栾难得主动解释了一句:沉命司行事时,无需顾忌我的情面。

&esp;&esp;孟瑾棠想,这句解释果然颇具檀侯的个人特色,充满了阅读理解的空间。

&esp;&esp;她在过来江州前就曾听说过,檀家是建京本地的官宦世家,檀无栾本人出身旁系,生身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毫无存在感地长到了五六岁左右,因为根骨出色,被选中作为鱼叟弟子送到了水云别府那边。

&esp;&esp;檀无栾年幼时分就离开家族,加上以前又不受家中重视,长大后也一直保持着不怎么亲近的关系。

&esp;&esp;也有小道消息称,檀无栾的父母当年在婚事上未能遵循长辈的意思,所以生前才一直与族人格格不入,这也是如今两边关系冷淡的由来。

&esp;&esp;茶馆中人聊天时,一条街外,又有新的声响传来。

&esp;&esp;孟瑾棠隐隐听得那边的人说是要去抓人,而被抓的目标人物正是姓宋,居住地则是开泉伯府。

&esp;&esp;……还挺巧的。

&esp;&esp;都婆国大会由礼部负责,虽然事情的发展主要跟刘丞相他们的阴谋诡计有关,但其中官员还是难以彻底脱开责任。

&esp;&esp;宋家人多在礼部工作,平和时期可以互相扶持,但遇上涉及整个部门的意外事件时,则难免受到更大的牵连,如今便是因为玩忽职守被提去审问。

&esp;&esp;孟瑾棠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倒是觉得这些人十分冤枉。

&esp;&esp;除了上述人物之外,茶馆群众还陆续提到了不少在西苑事件中倒霉的对象,语气里带着发自内心的恐惧,说日后万万不能得罪了那些江湖中人,否则被他们上门寻仇,根本无处伸冤。

&esp;&esp;像今天这样的事,多年以前也曾发生过一回。

&esp;&esp;他们感叹了几次,却不曾深入讨论,而是又聊起了建京内的菜价浮动。

&esp;&esp;孟瑾棠听着,恨不能连续敲击空格键加速,直接把对话切入到她感兴趣的范畴当中。

&esp;&esp;第185章

&esp;&esp;檀无栾的耐心一向不错,意识到身边的同伴似在沉思,便一语不发地在旁边等候。

&esp;&esp;孟瑾棠若有所思道:也不晓得当初发生了什么?

&esp;&esp;檀无栾难得开口:我知道一些。

&esp;&esp;孟瑾棠带点讶异地看着檀无栾——以对方的好奇心,居然会对建京秘闻有了解,实在是一件挺罕见的事。

&esp;&esp;檀无栾想了想,道:家母……应当是江湖人。

&esp;&esp;她略提了几句,说当年父母性格颇有豪侠脱略之气,当日建京忽生变故,街巷中似乎凭空出现了无数流匪,当即拿起棍棒刀枪抵御,但敌人的数量超过了预估,最终在拼斗中意外亡故。

&esp;&esp;孟瑾棠算了下时间——十多年前,大约就是都婆国派人前来寻找寒魄珠的那次。

&esp;&esp;而西苑就在建京郊外不远处。

&esp;&esp;当日的动荡牵涉极广,整个城内没有几户人家免受池鱼之殃,据北陵侯所说,十多年前的某个晚上,大批身怀武艺之人混入建京,在城内肆意劫掠,他们轻功高超,翻墙越户如入无人之境,等本地护卫反应过来时,城内的砍杀声已然响成一片。

&esp;&esp;那一夜死伤无数,受到波及的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些外族人士跟中原本地的武人。

&esp;&esp;许多本地的官宦世家都遭到了洗劫,亲族子弟也有折损,后来沟通的时候,都婆国那边递过来话,说他们只是为了找回祖先之物,才跑到建京附近转悠了一圈,所有的战斗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大夏这边的说法,却表示战火都是对方主动引起,他们是被迫防御。

&esp;&esp;都婆国自然不认,说那些胡作非为的都是中原武人,只是大夏这边不愿承担责任,才拿他们当替罪羊。

&esp;&esp;两边各执一词,同时指证对方说谎,不过都婆国当年乃是悄然潜入,所以这次冲突也就不曾被公开,加上冲突又局限在建京之内,发成跟结束都一样得迅速,竟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

&esp;&esp;当日真相如何,至今依旧众说纷纭,不过在此事之后,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