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当裴旭又惊又怒地被一群读书人怒斥拿他们当傻子糊弄的时候,晋王萧敬先已经从丽水园后门悄悄离开。这不可能是神不知鬼不觉,因为丽水园这边实在是有太多双眼睛盯着。于是,只带着几个侍卫施施然出门的他,自然而然身后就跟上了一堆眼线。 &esp;&esp;而这位晋王殿下却仿佛没事人似的,径直去了距离丽水园不远的金光寺。这里并不是什么闻名遐迩的大寺,而且眼下已">
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一十二章 上来给本王唱一个(1 / 3)

加入书签

&esp;&esp;当裴旭又惊又怒地被一群读书人怒斥拿他们当傻子糊弄的时候,晋王萧敬先已经从丽水园后门悄悄离开。这不可能是神不知鬼不觉,因为丽水园这边实在是有太多双眼睛盯着。于是,只带着几个侍卫施施然出门的他,自然而然身后就跟上了一堆眼线。

&esp;&esp;而这位晋王殿下却仿佛没事人似的,径直去了距离丽水园不远的金光寺。这里并不是什么闻名遐迩的大寺,而且眼下已经是午后申时,纵使上早香的香客也早已离去,此时此刻竟只有萧敬先这一拨突如其来的香客。

&esp;&esp;大概是因为平日几乎不会有富贵人家来此进香,寺中和尚也不像那些有名的古刹一般对此司空见惯,知客僧甚至对萧敬先这一行六名香客有些无所适从。而更让知客僧惊讶的是,当萧敬先屏退他,带着几个侍卫步入大雄宝殿之后,门口竟是又闪进来了一个人。

&esp;&esp;匆匆迎上去的知客僧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人一把抓住了僧袍的袖子:“可是早就有人在这金光寺等着刚刚进去的那些人?”

&esp;&esp;吓了一跳的知客僧下意识地想要叫唤,等被对方那凶狠的目光一瞪,他方才吓得打了个哆嗦,连忙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没有,金光寺一天顶多也就四五个香客,有些还是不上香闲逛的读书人,今天早上来过的几个香客早就走了……”

&esp;&esp;“那是有人在里头留了信?”跟进来的干瘦汉子疑惑地挑了挑眉,随即又觉得这猜测有些滑稽。

&esp;&esp;丽水园也好,晋王府也好,纵使有他这样的人敢在那儿监视,可如果是外人给萧敬先送信,总有办法送进去,哪里还需要这位堂堂晋王亲自出来拿?

&esp;&esp;想到这里,他唯有继续吓唬这个知客僧:“刚刚进去的那位可是身份非常的人物,如果没有外人在里头等他,你们金光寺里的人有没有什么可疑的?如果有你就尽早说,否则若是出了大事,回头你们不但基业不保,还要个个掉脑袋!”

&esp;&esp;可怜的知客僧此时此刻简直颤抖得犹如筛糠似的,哆哆嗦嗦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见他这幅光景,那干瘦汉子又担心被萧敬先的人发现,索性一把将人拽出了寺门之外。

&esp;&esp;等到再三确认寺中人员极其简单,从主持到沙弥都是在这儿呆了二三十年的,年纪最小的和尚也有三十岁,绝对没有什么密道暗室之类的地方,他不禁松开手,心底纳闷极了。

&esp;&esp;难不成萧敬先真的只是因为一时兴起,跑来拜拜佛祖求保佑?不可能!堂堂妖王,怎么会做这种事!

&esp;&esp;然而,包括这个干瘦汉子之内的所有人很快就发现,什么叫做突发奇想,随心所欲。因为萧敬先很快出了金光寺,又去了附近一家有名的羊肉老铺,买了十斤羊肉让人送回去,而后去一家卖果脯的小店采购了十包干果,接下来甚至还光顾了脂粉铺、首饰行、绸缎庄……

&esp;&esp;整整一个半时辰,萧敬先就仿佛爱逛街的妇人似的,走走走,逛逛逛,买买买,漫无目的。

&esp;&esp;当日落时分,萧敬先优哉游哉回到了丽水园后门时,他突然停下脚步,笑吟吟地转过身来。见这条小巷中看似只有自己这几个人,他便淡然自若地环抱了双手。

&esp;&esp;“今天多谢各位跟着我当保镖,明天后天我也会出门,你们要是愿意,尽管跟到底。当然,我可不保证我这些侍卫会不会因为警惕心过剩,把暗中窥伺的各位扭送到应天府衙去要个交待。”

&esp;&esp;见萧敬先说完这话,就头也不回地进了丽水园,今天被萧敬先带着转了一个多时辰的眼线们顿时气得七窍生烟。然而,偏偏谁也不敢不把这位晋王殿下的警告当一回事。等到各自垂头嗓子回转到各自的主人那儿,他们方才全盘了解了今天发生的一连串事情,顿时傻了眼。

&esp;&esp;裴旭被一群鼻青脸肿,却群情激愤的书生给打成了幕后围堵秦家的主使者。

&esp;&esp;钟亮被那群书生给掀翻了轿子,还有人把他煽动侄儿去武英馆闹事给翻了旧账,觉得他才是真正的主使者。

&esp;&esp;至于三皇子那纵身一跃,引发了这一场官场地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esp;&esp;今日盯着萧敬先的这些眼线当中,最主要的两拨就是裴旭和钟亮的人,而混入丽水园中的人中,也同样有两家的眼线。此时此刻,无论裴旭还是钟亮,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到底还要不要大费周章盯住丽水园!

&esp;&esp;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用不着纠结了。

&esp;&esp;入夜时分,丽水园的大戏还在继续。德天社的人原本就不少,并不是只能唱一台戏,而是足有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