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7、第 167 章(1 / 2)

加入书签

姜国皇宫, 一袭龙袍的江询言端坐在书桌前, 面前站着几个恭敬的重臣, 还有一个来自陈国的使臣。

陈国的使臣点头哈腰, 恭恭敬敬的呈上了一封书信, 正式燕挽亭亲自提笔写过陈国国公的书信。

“陛下, 这封书信是燕国公主给国公大人的, 国公大人收到书信便唤小臣日夜兼程送予陛下过目。”

江询言眸子微敛,一道锐光闪过, 而后他轻轻抬手,一旁的一个太监连忙上前取下使臣手中的书信,奉给了江询言。

太监拆开信, 小心翼翼的摊在桌上,而后恭敬的退到一旁。

江询言微微侧身,靠在龙椅上,眸子在书信上淡淡的扫了几眼, 便挥挥手让太监收起来。

“燕国公主的这封信,你们国公大人,可看了?”

使臣跪在地上,江询言还未叫他起身, 他便一直跪着,面上有些难忍的痛苦之意, 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满脸堆笑,如果一直对着主人摇尾巴的狗。

“启禀陛下, 国公大人一收到书信,都不曾拆开便让属下送来了。”

江询言以手撑住额头,面上看不出表情。

“这么说,他没看过?”

“是。”

江询言闻言眉头微微一挑,而后挥了挥手。

“朕知道了,退下吧。”

使臣恭恭敬敬的退下了,御书房的门关上后,便只剩下江询言,一个伺候的贴身太监,还有几个心腹重臣。

江询言没开口说话,谁也不敢先开口,几人垂着手低头站着一动也不动。

“你们觉得这封信,写了什么?”

沉默了良久,江询言终于开口,一开口便让人猜猜燕挽亭送给陈国国公的信,是什么内容。

一位老臣子颤颤巍巍道。

“臣斗胆猜测,可是招揽国公的信?”

另一位年轻一些的臣子摇摇头,否了老臣的猜测。

“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陈国与我姜国世代交好,他陈国的运河可是掐在咱们手中,再说陈国的两位皇子可都还在都城里待着。燕国若想招揽,这不明摆着是竹篮子打水?”

老臣子摇摇头,觉得年轻臣子目光短浅。

“此言差矣,虽陈国的确与我国交好,可常年被我国质押,难免心生不满。如今前太子谋反,燕国又屡犯我边境,老臣看,这陈国难免不会生出异心。”

两人争执不下,江询言一言不发的听着他们的争论,过了好一会,他才伸手轻轻一拍桌子。

两人立即脖子一缩,噤声不敢再说话了。

江询言瞥了一眼桌角的信,冷冷的哼了一声。

“这信不知道写着什么他就敢送来?依朕看,这老国公年纪太大脑子也不灵光了,他再这位置上待太久了,是时候找个人把他替下来了。”

江询言的意思,明明白白,燕国给国公的信如果他没过目,怎么敢送来给江询言看。

明明看了,却偏偏要吩咐使臣说没看,原本是想拍马屁,却不想这马屁是一巴掌拍到了马屁股上了。

江询言站起身,负手而立,站在窗边看也不看身后的几位臣子一眼,自言自语道。

“这皇后的位置到如今还没定下来,看来也是该来场大喜,冲冲这些晦气事。”

几日之后,姜国传来消息,新皇江询言下旨立后,要娶的人,便是夏相国的大女儿。

内乱不止又有外患之际,姜国却办了场大喜。

百姓最是健忘,得知了新皇立后的消息,立的又是一直扶持前太子的夏相国的女儿,一时议论纷纷。

燕挽亭得知这消息时,正好是同另一个消息一起传来的。

陈国的老国公前两日夜里暴毙了。

燕挽亭在景翎宫的寝宫里,坐在床榻边,手上正端着一碗药给夏秋潋喂药。

玥儿蜷着身子吮着拇指躺在夏秋潋身旁正酣睡着。

李凤游一口气将这两个消息都告知了燕挽亭,可燕挽亭无甚反应,只是轻柔的拿手帕拭去了夏秋潋唇边的药汁,而后淡淡的说了句。

“本宫知道了。”

这可是两件大事,李凤游见燕挽亭没反应,连忙唤了声。

“殿下”

燕挽亭摇摇头,示意李凤游别说了。

“凤游,等秋潋喝完药,你与本宫出去再说,别惊扰秋潋吵醒玥儿。”

李凤游咽下嘴里的话,恭敬的站在一旁不再开口。

等把碗里的药都给夏秋潋喂下了,燕挽亭放下碗,从腰间的香囊里倒出了一小颗麦芽糖。

她放在自己嘴里咬下一小块,然后拈着轻轻的放在夏秋潋的唇边,指尖轻轻推进了夏秋潋唇中,目光满是缱绻的问头,她轻柔的低喃道。

“秋潋,这药好生苦,吃下糖便没那么苦了。”

李凤游在一旁看着,移开了目光,心中幽幽的叹了口气。

献妃一日不好,殿下也就跟着一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