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猫腻(3 / 3)
出的条件都优厚的让人眼红,比如商业街计划,地皮将无偿提供给华洋集团使用七十年,地面建筑和附着物的产权都归华洋集团所有,并且入驻的商户还头三年免税,后两年半税。
&esp;&esp;商业街一旦完工正式启动,可以说,好处全都被华洋集团弄去了,政府除了能落得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面子工程外,只有五年后的税收算是唯一的收入了,可和地皮七十年的无偿使用比起来,这笔收入简直是九牛一毛。
&esp;&esp;这特么的哪里是投资,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圈地圈钱啊,不用问,亲自促成这项投资的韩市长,多少好处落到了腰包里也只有他本人和李家父子心里清楚了。
&esp;&esp;还有高科技开发区,同样是政府无偿提供地皮,建筑和地面附着物产权归华洋集团所有,入驻的高科技公司免五年税收。
&esp;&esp;唯一正常的就是那条全程67公里的县级公路了,所有费用全部由华洋集团出资,不要求任何回报。
&esp;&esp;可冯杰还是从投资协议的价格中看出了其中似乎有猫腻,只是他不是专业人士,也不能很肯定,转身把投资协议递给身后一名鬓角花白的中老年男子:“王工,麻烦你看看这份协议,其中有什么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