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九千岁(求月票)(6 / 6)

加入书签

定势不两立。”

&esp;&esp;魏君提醒道:“这时候皇室把东厂抛出来,恐怕新任东厂厂公不是那么好杀的,不能把皇室当傻子看。”

&esp;&esp;魏君一语成谶。

&esp;&esp;很快,新任东厂厂公的资料已经摆在魏君和陆元昊面前。

&esp;&esp;陆元昊低声暗骂:“该死,知道皇室肯定有老古董,没想到太监里面也有一个老古董。九千岁,这还搞个屁。”

&esp;&esp;魏君的脸色有些古怪:“竟然還是本家。”

&esp;&esp;皇室这一次出手,确实非同凡响。

&esp;&esp;重建的东厂厂公,竟然是东厂覆灭时的末代厂公,曾经权倾天下,被世人称之为“九千岁”。

&esp;&esp;他姓魏。

&esp;&esp;魏君的魏。

&esp;&esp;九千岁在的时候,东厂横行天下,凌驾于文武百官之上,朝野人神共愤,百姓民不聊生。

&esp;&esp;九千岁被认为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esp;&esp;魏贼不除,東厂不灭,朝廷便无希望可言。

&esp;&esp;这是当时几乎所有人的看法。

&esp;&esp;新皇即位后,也是这样认为的。

&esp;&esp;所以他重用百官,取缔东厂,然后更加的民不聊生。

&esp;&esp;差点就亡国了。

&esp;&esp;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esp;&esp;百姓终于意识到,他们对九千岁多有误解。

&esp;&esp;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也不在东厂。

&esp;&esp;甚至,九千岁比起朝廷很多文武百官,反而是大大的忠臣。

&esp;&esp;毕竟一个太监,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esp;&esp;他又不想谋朝篡位。

&esp;&esp;他的那些恶名,更多的是因为他站在了百官的对立面。

&esp;&esp;于是,魏贼活着的时候,被世人称之为“九千岁”。

&esp;&esp;死后二十年,却被百姓称为——“忠贤公”!

&esp;&esp;现在,本应该死去多年的九千岁忠贤公,竟然又冒了出来,还重建了东厂。

&esp;&esp;魏君很想吐槽。

&esp;&esp;而陆元昊则感觉压力山大。

&esp;&esp;“魏哥,忠贤公重建东厂,我若杀他,安全司就要落下骂名,麻烦了啊。”陆元昊苦恼道:“该死,众所周知,九千岁可是大大的忠臣。”

&esp;&esp;魏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