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章(1 / 2)

加入书签

“嗯……”

沈书元虽然对于此事不是很喜欢,但他知道戚许喜欢,而自己也想要多碰碰戚许,自然就答应了。

……

事毕之后,沈书元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喘息,戚许则披上衣服出去找水了。

沈书元抬手扶着胸口,只是这样的喘息,胸口处就泛起了忍不住的痛意,他无奈的摇摇头,还是要好好养养伤。

戚许端着盆进来,就看到沈书元扶着胸口:“我弄疼你了?”

“和你有何关系?动作大一些,就会有些痛,是我自己没有注意。”

沈书元笑了下,坦然的站起身,让戚许帮自己擦拭身子。

好矛盾啊,他会心疼戚许在沈家的小心翼翼,卖力讨好。

却又不想劝说戚许,让他不用伺候自己了。

他喜欢戚许这样,看着他眼中都是自己,忙前忙后的样子,他心里居然不是心疼,而是喜悦……

反躬自省……

沈书元主动开口:“我也帮你擦擦……”

戚许咽了下口水,紧张的摇摇头:“我,我自己来……”

“为什么?因为觉得我做的不好?”沈书元问道。

“不是。”戚许缓缓低头:“我不想累着你,我就喜欢看你这样,喜欢我站在一边擦拭身子,而你坐在床边看着我。”

沈书元点点头,调整了姿势,更加认真的看着戚许。

该圆房了啊

茌临县的水患处理得当,看起来似乎遇灾不大,但别处却不是这样,朝廷的救济全部下发之后,陆千一便也离开回京了。

很快各处官员都有了变动,陵州境内也处置了不少人。

可是水患的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水位回落,流民返乡,堤坝重建,这些全都结束了,才算的上告一段落。

这天戚许到了府衙,找到沈书元说是孟炎要见他。

沈书元稍微收拾了一下,便跟着戚许上路了。

丰文山上的事情不知道最终如何处理的,孟炎只是留下了近千人,剩下的已经回了之前的驻扎之地。

沈书元到了辕门就看到杜蓝也站在此处。

“杜兄,你怎么也在这?”沈书元有些诧异。

杜蓝也是不解,水患于覃县而言,没有多大的危险,所以这么久他都没有见过孟炎,也不知道为何会突然邀约。

三人进了大帐,孟炎也没说话,而是站起身,走到大帐中间,拿出腰间令牌。

“皇上口谕。”

沈书元和杜蓝对视了一眼,都规矩的跪下:“皇上万岁,万万岁。”

“靖南王大寿,着沈书元,杜蓝前往靖州祝贺。”

“遵旨!”

两人跪拜完,又对视了一眼,这件事沈书元心里有数,但杜蓝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孟炎示意两人坐下,开口说道:“水患之事基本已解,县中有没有你们坐镇,也不会有什么大事了,而且本将也在这,有事会帮着处理的。”

“不过,此事只是口谕,并不会直接报给靖南王。”

沈书元垂眸,也就是说这件事,虽然是皇上钦点,却又是暗地里的行径。

“下官之前已经收到了孟将军送来的药材,不知道采购之事,可还顺畅?”沈书元问道。

“有些波折,但都解决了,不影响你们此次出行,便也不细说了。”孟炎说道。

沈书元点点头,这些波折要么不大,要么解决的方式不能摆上台面,孟炎自然不会告知。

“老夫想过了,这次让戚许和贤然跟着你们一起去。”孟炎主动开口。

杜蓝又看了眼沈书元,这个贤然道人他没见过,不知道是否可信。

“只我们四人吗?”杜蓝问道。

“祝个寿,要多少人啊。”孟炎瞄了他一眼,这么看来,探花确实比不上榜眼啊。

沈书元回头给了他一个眼神,这里面的很多事,杜蓝都不知道,此刻有此一问倒也正常。

杜蓝看到他的眼神,暗暗点头,不再说话。

“不知需要我等何时启程?”沈书元问道。

“这个你们自己看,老夫已经帮你们备好了寿礼,走的时候记得带上。”孟炎说道。

沈书元看他一副不准备多言的模样,就知道他不会再多说什么了,闲聊了几句就退了出来。

“什么情况?”杜蓝出了大帐开口问道。

沈书元微微摇头,转头看着戚许:“你军营中的事情可有要交代的?如果有,今日就留下处理清楚,稍后再来茌临县寻我。”

戚许回身看了一眼大帐,点了点头。

沈书元出了辕门,直接上了杜蓝的马车,让自己的马车在后面跟着。

“你回去先把县里的事宜交代下,靖南王还有四十天过寿,我们过去差不多也就十天左右,你直接到茌临县寻我,从我那里走,更近些。”

“下人也一个不带?”杜蓝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