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章(1 / 2)

加入书签

近1500平场地,全套顶级的设备与灯光。

这是当初tarcywu加盟《cute》的必备条件之一,必须有独立的实景影棚。

不管哪个版本,必须固定在上海拍摄封面,这是趣可的规矩。

这一回,温慈却主动打破了规矩。

赵晓宁嘲讽一笑,“你还是不是生活版的主编!她只手遮天,你一点反应没有吗?”

这话有点耳熟。

西藏林芝广告会,林眠临时替罗会林搞接待,郭淮说过同样的话。

林眠适时苦笑,并不分辩。

现在话题的主角不是她,没必要给自己加戏。

何况,她早自知之明,主编和主编,也不都是一样的。

林眠时刻牢记八字箴言: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不在意,是觉得没必要。

她选择趣可,更看重它做杂志的初心,在碎片化时代留下的深度思考。

与有没有封面决定权,没有关系。

此时,林眠甚至有一丝庆幸,多亏她没参与,否则分分钟背锅。

“ok,你们编辑部的事我不参与,但你必须告诉我实情。”

赵晓宁又重复了一遍,语言逻辑重心落在“实情”二字上。

林眠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欲言又止。

哪有什么实情。

小说里的权斗,违法且致命;现实里的权斗,合法但有病。

其实,就是温慈气不过被tarcywu抢了封面,故意给她难堪罢了。

但这话,林眠不能明说。

一旦让有心人抓住把柄,会指摘她搬弄是非,狼子野心。

赵晓宁一向耿直,心里藏不住弯弯绕绕,见她吞吞吐吐,付之一哂。

半是感慨地突兀来了一句:“没看出来,你还挺能保守秘密,入党不亏。”

“多谢晓宁老师夸奖。”林眠接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当年,入党积极分子转预备党员时,需要支部全体党员投票,人情世故的事,懂得都懂。

偏偏赵晓宁也是党员,社里不少积极分子折戟沉沙,折在了赵晓宁投的反对票上。

赵晓宁这样说,焉知不是对她昔日眼光的肯定。

“好,我知道了。”

-

林眠目不旁视走回办公室。

关乐乐的包放在座位上,人却没在。

透过玻璃隔断,林眠刚好瞟到关乐乐脚跟,正向着总编办的方向。

她起身,默默关上了办公室的门。

-

总编办。

多方视频会议还在继续。

董事长助理正色:“目前什么情况,印量多少?”

“时尚版10月刊15万册。”温慈说。

董助又问:“你们有什么建议?”

“谁负责谁背锅!”tarcywu不在,温慈说得赤裸裸。

“我们30年都没出过岔子,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有人心不在趣可!”温慈义愤填膺。

视频画面突然卡顿。

片刻,又恢复流畅。

“如果叫停所有错误版本的销售和发行,再重新印刷正确版本,成本是多少?”特助问。

显然,温慈刚才那个答案,他并不满意。

“毛总,咱们一本刊才赚几个钱,还不够折腾的!”发行部副总监王乐开口。

他是临时参会,一把手早上去湖南邮政分公司沟通发行工作去了。

王乐一向不喜欢tarcywu,此时倒是和温慈意见一致。

“邮局又得二回协商,费老鼻子劲!您不能不管我们底下人死活吧!”他避重就轻。

趣可刊物走传统的邮发征订路线,邮局每月定期投递。

再加上趣可读者遍布全国,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居多,召回难度不小。

特助的想法很危险啊。

这无疑会增加发行部的额外工作,尤其与邮局打交道,人情账更难算。

所以,王乐第一反应是直接拒绝。

“召回事小,广告商怎么办,瀚海车企刚投了第四季度的封二广告,突然召回,肖总那边,我可不好交代。”

温慈拒绝得比较委婉。

其他高层一听“瀚海”,纷纷附和,表示时尚版难得遇见个爽快的暴发户,不能因噎废食。

聊着聊着,话题逐渐跑偏。

忽然有人敲门。

赵晓宁又回来了。

温慈眼神示意她坐,转脸继续开会。

剩下基本就是各部门头脑发牢骚。

召回再印的建议,没有一个人响应。

“稍等,我这边张总还有个会,我们晚些时候再碰,希望大家能给到更合理的建议。”

董助退出会议。

视频结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